立夏 | 春意阑珊处,立夏款款来
《礼记·月令》云:“立,建始也。”“夏”,除了指夏季,还有“大”的意思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云:“夏,假也,物至此时皆假大也。”所以“立夏”有两重含义:一是时令上的概念,表示从即日起进入夏天,夏季从这天正式开始。二是物候概念,表示万物经过春季的萌生阶段后,进入下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。立夏三候:“一候蝼蝈鸣,二候蚯蚓生,三候王瓜生”。说的是立夏时节,可以听到田间的初蛙鸣声,再过五日,可以看见大地上有蚯蚓掘土,再五日便可以摘到蔓藤上正在成熟的王瓜,而这一切,都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。“新篁摇动翠葆。曲径通深窈。夏果收青脆,金丸落,惊飞鸟。浓霭迷岸草,蛙声闹,骤雨鸣池沼。”“夏果”青梅,“金丸”枇杷,蛙声初鸣。立夏时节,万物生长,词中尽显物候景象,瓜果、动物应时成熟、成长。可谓朱明盛长,敷与万物。一年花信风梅花最先,楝花最后。经过24番花信风之后,以立夏为起点的夏季便来临了。“人间芳菲四月尽”,似乎春去便香花芳草落尽,再无芳菲了。其实,四月月季盛开,到五月芍药醉人,六月夜合隔帘花,七月紫薇就“浅碧弄裙衬紫巾”了。唐朝以来,国人素来把牡丹作为花王,芍药作为花相。芍药相比牡丹开得热烈而灼目,有种安静的柔媚。不与花魁做比较,言行举止保持自我的格调,才平和寂静而脱尘。《红楼梦》里,史湘云被罚多了酒,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,香梦沉酣,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,头脸衣襟上红香散乱。这样不胜酒力的仪态,配上牡丹可能稍显浓艳,配上芍药倒是更添娇憨了。牡丹比芍药花期早,一般谷雨开花,因此被称为谷雨花。而芍药则是在立夏开花,二者花期刚好相差了一个节气。芍药有着单瓣、重瓣之别,单瓣花期略早于重瓣。单瓣芍药花瓣线条温婉怡人且白色芍药更加高洁脱尘。殊不知中国古代有情人之间赠予的花朵,是芍药而不是如今的玫瑰。中国的情人节是在生机盎然的春天——三月三的“上巳(sì)节”。比西方情人节早了1000年,始于秦衰于宋,三月三里浪漫的情爱、美好的愿景,以及曲水流觞的雅趣,至今荡然无存。花信风不仅反映了花开与时令的自然现象,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这种现象来掌握农时、安排农事。立夏节气,对于现代人来讲几乎被忽略不太重视了。但对于农耕时代的古人来讲,立夏是“四时八节”(四时:指春夏秋冬四季;八节:指立春、春分、立夏、夏至、立秋、秋分、立冬、冬至。)中的重大节日。每年的“四立”(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)日,都要在郊外举行隆重的“迎时气”仪式,称之为“迎春”“迎夏”“迎秋”“迎冬”,并祭祀与春、夏、秋、冬有关的历史人物,以示感恩和纪念。据《礼记·月令》记载,在立夏前三天,太史官要向天子报告立夏节气的到来,因为天子要提前三天进行斋戒。到了立夏这一天,“天子亲率三公、九卿、大夫以迎夏于南郊”。据说,炎帝、祝融共同统治南方。炎帝被民间尊为太阳之神,农业之神,祝融是火神,都是南方的上帝。中国以农立国,古有"春耕夏耘"之训。太阳是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,所以,古代对夏季非常重视,帝王在入夏之时到南郊迎接"太阳",迎接农业之神,以祈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。
在汉代,“迎夏”仪式更为隆重:“立夏之日,(皇帝)迎夏于南郊,祭赤帝祝融。”且安排大型的歌舞表演,用载歌载舞的方式迎接夏天的到来和告祭“火神”。这场“迎夏”歌舞表演,连同其他“迎春”“迎秋”“迎冬”三场表演,正是我国二十四节气文化的精华所在。《吕氏春秋·孟夏纪》云:“(天子)乘朱辂,驾赤骝,载赤旂,衣赤衣,服赤玉。”群臣及表演者皆衣赤,整个场面是一片火红色。之所以用红色,是因“夏色赤”,即夏天的代表色为红色。选择红色为主色,是顺应时色。古时立夏这天,君主要带领文武百官去郊外迎夏。所有人都穿着红色的衣服,各种装饰也使用红色。他们佩戴朱色玉饰,乘坐赤色马匹和朱红色车子,连旗帜也是朱红色的。这种喜庆的颜色表达了古人渴求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。由于,炎帝和祝融在火的运用方面居功至伟,祝融又是夏官,故在“迎夏”时一并祭祀他们。
立夏赐冰
《帝京景物略》中讲:“立夏启冰,赐文武大臣。”这样的传统,一直延续到清代。那时候,没有冰箱,冰的储存,是用天然的冰窖。
冰块除了夏天给皇帝后妃以及贵族们直接消暑降温外,还会用冰做成各种冰镇食物,或者直接引用冰水。
而冰有时候也被当成一种非常“昂贵”的赏赐,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经被皇帝赏赐了几块冰,高兴的写下了《谢赐冰状》。
宋代宫廷传承了盛夏赐冰的传统,但只有近臣和史官才有受赐的份。直到清朝,宫廷的三伏赐冰才普及到每一位官吏。
立夏搭凉棚
关于立夏这一日,清竹枝词有道:“绿槐荫院柳绵空,官宅民宅约略同。尽揭疏棂糊冷布,更围高屋搭凉棚。”便是说立夏前后,无论官宅民宅,都要在院子里搭凉棚,就是老北京四合院讲究的“天棚鱼缸石榴树”老三样中的“天棚”。同时,要在各家的窗户前安纱帘。在没有空调的年代,凉棚和帘子是为了度过炎热的夏天的必备用品。立夏吃蛋
立夏吃蛋的习俗由来已久。
俗话说:“立夏吃了蛋,热天不疰夏。”
相传从立夏这一天起,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起来,许多人特别是小孩子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,食欲减退逐渐消瘦,称之为“疰zhù夏”。
女娲娘娘告诉百姓,每年立夏之日,小孩子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蛋,可避免疰夏。因此,立夏节吃蛋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。
立夏一般在农历的四月,“四月鸡蛋贱如菜”,人们把鸡蛋放入吃剩的“七家茶”中煮烧就成了“茶叶蛋”。后来人们又改进煮烧方法,在“七家茶”中添入茴香、肉卤、桂皮、姜末,从此,茶叶蛋不再是立夏的节候食品,而成为我国传统小吃之一。
立夏称人
立夏之日的“称人”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,起源于三国时代。相传三国时,赵子龙在长坂坡从曹营百万军中救出刘备儿子阿斗,而阿斗的生母糜夫人为了不拖累赵子龙,投井自杀。刘备南征北战,孩子带在军中不方便,便由赵子龙护送阿斗去吴国交给后妻孙夫人(孙权妹)去抚养。到吴国时,刚巧是立夏。孙夫人一见白胖的小阿斗,非常喜欢,但又有顾虑:我毕竟是后妻,如阿斗养得不好,不但在夫君面前不好交待,而且在百姓中也会留下笑柄。她想了一个办法:今天正是立夏,我当着赵子龙的面把阿斗称一称,到明年立夏再称,就知道孩子养得好不好了。主意打定,孙夫人便立即叫人将小阿斗过秤。从此,孙夫人在每年立夏,都要把小阿斗称一称,然后向刘备报信。就这样,在江南一带,便形成了立夏节称人的习俗。清代苏州人顾禄在《清嘉录》中记载:“立夏日,家设樱桃、青梅、穗麦,供神享先。名曰‘立夏见三新’”。“立夏尝新”的民俗在清代便有记载相传至今,但“三鲜”具体指什么,中国地大物博却又因为地域的差异有着多样化的解读。如苏州有“立夏见三新”之谚,三新为樱桃、青梅、麦子,用以祭祖。在常熟,尝新的食品更为丰盛有“九荤十三素”之说,在南通,则吃煮鸡、鸭蛋。民间习俗顺应着四季的变化,而春夏秋冬,四季交替,也顺应着自然规律,花开花落雨露霜雪着……四季的时光就这样不停地更替流转着,一些事在留不住中淡忘,亦有些事在更替中延续。这便是岁月,只能在记忆中找寻,却不能重头再来。冬去春来,寒来暑往。路经夏天的我们,闲看夏花开落,静听岁月回声,作别春天的杏花春雨,迎接夏天的枝繁叶茂。
注:本文部分图文来自网络,侵删!
教室地址:
厦门市思明区仙岳路569号902室
课程时间:周一/二
课程热线:0592-5992081
风信子老师:13859909608